保护及弘扬汉语方言倡议书

时间:2024-07-21 15:48:13
保护及弘扬汉语方言倡议书

保护及弘扬汉语方言倡议书

朋友们:

语言是人类由蒙昧走向开化的主要标志之一,也是沟通的主要媒介。很难想象,如果没有语言,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会受到多么严重的限制。如果说文字是语言的衍生物,那么相对于文字而言,语言则是一种缺乏固定性的沟通媒介。

由于受自然环境、地域、种族等客观因素的交替影响,生活在不同国度的现代人形成了不同的语言体系,同一国度的现代人也由于上述原因,逐渐形成了细化的语言派别。其主要特点,即依附于同一种文字(指汉字,不包括少数民族文字),但口头发音略有区别。在习惯上,我们把这种依附于同一种文字,但口头发音略有区别的汉语称为方言。

虽然语言的形成、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,但随着地域交流的频繁和深入,特别是普通话的推广,方言在一点程度上呈现出萎缩的现象。普通话的作用是便于人们的口头交流,事实证明它也确实起到了这个作用。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,由于普通话的大力推广,十里不通风,百里不通俗的现象已经基本成了历史。在普通话推广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的今天,只要一个人的口语能力没有太大问题,他(她)在沟通方面就不会有什么困难,普通话已经成了实实在在的通行证。

但是,我们应该看到,在普通话为人们消除了种种沟通障碍的同时,也无形中侵占了方言的发展空间,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方言的萎缩。特别是在代以后,由于社会形态的转变,人们逐渐由乡村涌向了城市。而相对来说,城市的普通话氛围要比乡村浓烈得多。另外,随着中国教育水平的提升,后从小学开始就满嘴的普通话,紧随其后的后、后就更不在话下了。虽然由于上一辈的缘故,方言不会在上述三代人手上消失,但在这样一个普通话占据主导地位的语境下,特别是人口大流动的今天,他们的下一代会有多大的几率继承家乡的方言呢?当然,由于人口大幅度流动,方言有可能被用交叉感染的方式被外地人继承,但这种互补就像美国人背《论语》背得比中国人熟练一样,是一种莫大的.反讽。

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,方言理应像我们生命中的遗传密码一样,以一种自然的方式,世世代代传下去。假如这种延续变得刻意了,甚至是仪式化、职业化了,那就证明我们的语境出问题了。它原本最贴近普通人的生活,这就证明它应该永远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,是一份不言自明的遗产。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,我们或许能给后代留下各种各样的遗产,但他们最需要其实只是一种纯正的方言,是带着乡土气息的无声召唤。他们凭借着那一声召唤,就可以循着到这个民族的文化根基,包括一些很琐碎,但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。

如果方言继续萎缩下去,势必会带动地方文艺的萎缩,以戏曲为代表的地方文艺将越发后继无人。虽然地方文艺的萎缩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,但如果没有了方言这个根基,正宗的地方戏曲必然会荡然无存,中华民族的文化会出现一个无法弥补的缺口。假如没有几个后会说安徽话了,我们难道就用普通话唱黄梅戏吗?

面对这个看似滑稽的问题,我们应该沉默,并且行动起来。

《保护及弘扬汉语方言倡议书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